2025年7月,特朗普的白宫玫瑰园再次成为全球贸易的关注点。 这一次,美国将500%关税的矛头直指印度,这个曾被视为“印太战略”核心伙伴的国家。
特朗普在签署《2025制裁俄罗斯法案》时点名批评:“印度每天进口190万桶俄罗斯原油,却把成品油高价卖给欧洲,这是对美国的羞辱! ”
这道关税大棒背后,是美印两国持续三个月的贸易谈判彻底破裂。 印度坚持保留对俄能源合作,拒绝向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而特朗普则威胁要让“印度制造的汽车零件、纺织品和药品从美国货架上消失”。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仅用一句话回应:“美国的制裁不会改变我们的态势”。
这场冲突已让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422点,全球供应链再度拉响警报。但真正的硝烟,才刚刚从新德里的炼油厂和华盛顿的国会山升起。
2025年4月3日,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签署两项行政令,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印度首当其冲,被加征26%的关税,仅次于南非的30%。 特朗普在发布会上直言:“莫迪是我的朋友,但印度对我们征收52%的摩托车关税,这不公平!”
三个月后的7月7日,特朗普再度升级行动。 他通过“真实社交”平台向14国发出征税信函,其中印度关税从26%飙升至36%,生效日期定为8月1日。 同日,美国参议院两党联合推出《2025制裁俄罗斯法案》,核心条款直指俄油买家:任何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或铀的国家,将被加征500%关税。
特朗普的矛头明确指向印度。 2024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达9000万吨,占其进口总量的36%。 更让美国恼火的是,印度将其中45%的精炼油转口欧洲,单日套利超1.5亿美元。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警告:“若印度不切断俄油贸易,毁灭性关税将如期而至。 ”
7月3日,印度商务部向WTO提交了一份7.25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清单,目标是美国汽车零部件和农产品。 但这份清单更像一场“战术性反击”,印度真正的底牌是拖延时间。 就在特朗普发出36%关税威胁的第二天,印度商业部长戈亚尔公开表态:“我们不会为期限妥协,协议必须符合印度利益。 ”
农业红线是莫迪政府绝不退让的战场。 特朗普要求印度开放乳制品和牛肉市场,但2025年2月莫迪访美时,因国内农民大规模抗议,最终拒绝签署相关条款。 此外,印度要求美国对iPhone等电子产品实行“零关税”,也遭特朗普回绝。
精妙的能源套利成为印度周旋的资本。 印度石油公司通过“乌拉尔原油-美元转换-成品油出口”三角贸易,将俄罗斯37.8美元/桶的折扣油(远低于西方60美元限价)炼成柴油,以85美元/桶销往欧洲。2023年,印度对欧柴油出口激增42%,俄油经印度转口的贸易额突破540亿美元。
当美国国会推动500%关税法案时,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只回应了12个字:“制裁不会改变俄罗斯整体态势”。这份底气来自历史经验,2022年西方制裁后,俄罗斯经济反而增长3.2%,对印石油出口量从日均9万桶飙升至190万桶。
俄罗斯早已铺设多条“能源逃生通道”。 中国承接了45%的俄油出口,土耳其、中东买家填补了剩余缺口。 在印度可能被迫减少进口时,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已启动“定向折扣”,向土耳其炼厂提供每桶8美元的额外优惠。
军事合作成为俄印关系的压舱石。 在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的厂房里,印度工人正加速生产S-400防空系统的备件。 这家俄印合资企业不仅为俄军前线供应导弹,更通过印度洋查巴拉海军基地升级项目,为俄罗斯打造印度洋战略支点。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在华尔街引发恐慌。 7月7日,道琼斯指数暴跌,半导体、汽车板块领跌。 美国从马来西亚进口的180亿美元芯片将面临25%关税,而南非供应的铂金(占美国进口量50%)将被课税30%。
欧盟在钢铝领域率先反击。 当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立即宣布:“我们已准备好总额210亿欧元的对美报复清单”。 但矛盾的是,欧盟19.3%的天然气仍依赖俄罗斯供应,德国巴斯夫化工厂悄悄通过印度中间商采购俄产石脑油。
东南亚国家被迫选边站。 印尼率先妥协,宣布对1700种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柬埔寨签署贸易互惠框架;而泰国、缅甸因拒绝让步,被列入40%最高关税名单。 韩国总统李在明坦言:“谈判异常艰难,我们甚至不确定美国真正想要什么”。
在日内瓦WTO总部,一场隐秘交易正在上演。 印度代表向中国、巴西等国提议:建立28个行业的本币结算体系,替代美元支付网络。 该计划直接呼应俄罗斯需求,2024年俄印60%的能源交易已采用卢比-卢布结算。
美印交锋的本质是战略利益的结构性冲突。 对特朗普而言,切断俄油贸易既能打击普京战争资金链,又能为美国页岩油出口铺路。 2024年美国石油日产量达1290万桶,但出口量因亚洲买家减少而下降9%。
莫迪政府则面临更现实的民生压力。 印度13亿人口中,4亿人尚未实现稳定供电,廉价俄油支撑着全国40%的发电需求。 若完全转向美国能源,电价将上涨23%,这是莫迪在2025年大选前无法承受的风险。
俄乌战场上的炮弹与印度炼油厂的阀门形成诡异联动。 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警告“印度每买一桶俄油都在资助战争”时,印度石油公司的工程师正在调试新型混炼技术,将俄产高硫油与中东轻质油混合,既保护设备又提升成品油溢价能力。这项技术使印度成为全球唯一能大规模消化俄油的国家。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华泰优配-可靠配资平台-买股加杠杆-正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