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月,一批中国留学生在前苏联中转后准备回国。69名来自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在莫斯科等待搭乘专列时,决定前往红场的列宁墓进行祭拜。然而,他们的这一行为却招致了前苏联军警的暴力袭击,许多学生被殴打至重伤。苏联方面的死不承认态度,使得中国学生感到深深的屈辱,也让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陷入了危机,并进一步加剧了中苏的紧张局势。
那么,为什么这些前苏联的军警会对中国留学生实施暴力呢?莫斯科红场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
拜谒列宁墓遭苏方围殴
1967年1月,中国教育部和外交部联手通知,所有留学的中国学生需返回国内参加“文化大革命”。同月24日,65名巴黎留学的学生和4名来自芬兰的学生一同乘飞机抵达苏联首都莫斯科。按照原计划,他们将于26日乘坐国际专列前往北京。
1月25日,留学生们在等待的间隙,决定去红场拜谒列宁墓。此提议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支持,随后他们将这一计划向中国驻苏大使馆报告,得到了大使馆的同意,工作人员表示理解并批准他们与苏方联络安排。与苏方的接洽也非常顺利,学生们开始为祭拜准备花圈等物品。
展开剩余82%然而,苏方似乎早有预谋。当天中午,69名留学生在中国使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乘车前往红场。下车后,他们遇到了一名态度平和的苏联少校警官,他带领学生们前往列宁墓。当时,广场上已经有很多人排队等候致敬。留学生们没察觉,排队的人并非普通游客,而是被苏方安插的军人、警察和特务。少校警官没有让留学生们排队,而是将他们直接带到队伍前面。几位女生举着花圈,走到列宁墓前。
留学生们准备了两束花圈,一束献给列宁,另一束献给斯大林,花圈上分别写着:“献给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列宁”和“献给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斯大林”,并注明“途经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学生们按照少校的指引,整齐地排在列宁墓前,将花圈放置在观礼台旁。此时,苏方的警察却对献给斯大林的花圈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将其远远放置,同时嘴里不停地说着粗暴的语言。
由于留学生人数较多,他们无法在墓内举行悼念,便征得了警官的同意,将悼念仪式安排在离列宁墓不远的地方。学生们按规定排成方阵,庄严地放好花圈。少校警官随后召来了几名警察维持秩序。学生们准备在花圈前默哀三分钟,并恭敬地鞠躬。但不到一分钟,警官便显得越来越不耐烦,开始粗暴推搡学生们。面对这种挑衅,留学生们依旧坚持默哀。
然而,仪式刚结束,警官突然下令关闭大门,随即大批军警和特务从四面八方涌来,将学生们围住并开始暴力袭击。由于人数众多,几名警察往往针对一名学生进行殴打。那些身体较弱的学生被打得头破血流,甚至遭到警察用皮靴踢打。身强体壮的学生想要上前营救,也被警察打得满身是血。
在另一侧的中国驻苏使馆工作人员、翻译和记者们也遭到大规模围殴。几名警察甚至用脚踩踏献给列宁和斯大林的花圈,嘴里喷着脏话。一名负责看管花圈的女生试图上前理论,却被一名身材高大的警察抱住摔倒在地,随后被其他警察围住,暴力拖拽至雪堆中。混乱中,警察的手套掉落,露出了其中的铁块,显示出他们的暴力程度。
不久后,原本庄重的列宁墓前成了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中国留学生掉落的眼镜、鞋帽、衣物以及受伤学生的鲜血。最终,留学生们艰难摆脱苏方军警的纠缠,返回了中国驻苏大使馆。根据统计,这次事件导致30多名中国留学生受伤,其中9人重伤,4人生命垂危。
苏联当局否认并发动舆论攻势
事件发生后,中国驻苏大使馆立即向苏方提出抗议,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也对受伤的留学生和外交人员表示慰问。然而,苏联当局对事件予以否认,甚至发动舆论攻势进行掩盖。1967年1月27日,苏方以“留学生暴力事件”为由,指责中国留学生为“暴徒”,并威胁要“禁止中国公民在苏联过境”。
苏联政府为了转移责任,播放了自编自导的电视节目,错误地指责中国学生在红场制造混乱,并把事件与中国政府的对苏政策挂钩,试图煽动对中国的反感。西方媒体也趁机在苏联的指示下,对中国留学生进行恶意抹黑,助长了这一恶劣的舆论风暴。
为了进一步掩盖真相,苏联当局还在夜间迅速在列宁墓周围架起了高墙,并挂上“列宁墓维修,谢绝参观”的牌子,暗示中国学生“破坏列宁墓”的指控是事实。西方媒体毫不犹豫地配合苏方,发出了更多关于“暴力破坏”的报道,进一步煽动反华情绪。
在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西方势力显然希望通过加剧中苏关系的紧张,削弱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进而对抗中国的崛起。
留学生回国,英雄礼遇
尽管当时中苏关系已陷入低谷,但这起事件的舆论攻势最终激起了中国国内广泛的关注。1967年2月1日,受轻伤的60名留学生乘坐中国国际列车返回北京,途中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2月2日,9名重伤的留学生在北京首都机场受到数千人及众多友国使节的欢迎。此时的中国人民充满了愤怒和痛惜,誓言要为这些受伤的英雄伸张正义。
2月11日,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谴责苏联当局的暴行,周恩来和陈毅发表了重要讲话,表达了对归来的留学生和使馆工作人员的慰问。大会后,十万群众涌向苏联驻华大使馆,举行了抗议示威活动。
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尽管中苏关系在当时存在分歧,但两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学生去列宁墓表达崇敬之情并无不妥。然而,问题的核心在于献给斯大林的花圈。花圈上的挽联内容与当时苏联对斯大林的态度大相径庭,这使得苏方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自苏共二十大以来,苏联全盘否定斯大林,并开始修正传统社会主义的原则。中国不接受这种全盘否定的观点,特别是在斯大林问题上,因而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紧张气氛弥漫。
在这种高度紧张的政治环境下,任何一方的举动都可能被视作挑衅。尽管这次拜谒活动本意是尊重列宁,却因为细节上的不慎,引发了苏方的强烈反应。而事后的苏方不仅否认事件,还进行舆论操控,进一步加剧了两国间的敌对情绪。
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后,中苏关系才逐渐恢复正常。但回顾这段历史,中国曾遭受了极大的屈辱。正如历史所教导我们的,尊严只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争取,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在
发布于:天津市华泰优配-可靠配资平台-买股加杠杆-正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