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跨山海 一纸家国情
东兴汇路是抗战时期
中国西南边陲
一条重要的金融生命线
在整个侨批史上
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东兴汇路的历史,是汕头与广西风雨同舟的见证,既传递了维系侨眷生计的物资,更凝聚了同胞守望相助的深情。如今,两地正携手挖掘这一文化富矿,让侨批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展开剩余87%作为我国第8个世界记忆名录项目,“银信合一”的侨批,既是当年海外游子乡愁的实物载体,更是大量侨眷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80多年前,太平洋战争爆发导致传统侨汇线路中断。危急时刻,侨批从业者以广西东兴为枢纽,打通长达3000多公里的秘密通道,开辟了一条跨越烽火的生命线——东兴汇路,将海外侨胞的血汗钱以及抗战物资辗转送至潮汕家乡。
东兴侨批汇路文化研究协会会长林惠江介绍道,“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汕头、香港相继沦陷,原本从香港到汕头的侨批线路全部中断。这时候,华侨老前辈冒着生命危险,另开辟一条新的汇款线路,叫‘东兴汇路’,把原本从东南亚及全世界各国,经过香港再到汕头的侨批路线,调整为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侨批全部集中到越南,以越南芒街作为突破口,进入广西东兴,从东兴汇回揭阳,最后送达汕头。‘东兴汇路’不仅是广大侨胞侨民的生命线,还为抗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资补给保障,对抗日战争胜利功不可没。”
近日,“银信传情 赤子报国——东兴·汕头汇路侨批历史文化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侨批文物、历史照片与档案文献讲述着“东兴汇路”精神,展现侨胞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在现场举行的交流座谈会上,侨商代表畅谈“东兴汇路”精神与当代侨商使命。
8月1日,“重走汇路 再研侨批——东兴汇路侨批文化交流活动”在防城港市东兴市举行,汕头华侨历史学会与东兴侨批汇路文化研究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两地侨联、侨界人士、专家学者展开交流。金平区侨界青年联合会会长林勇表示,“80多年前,‘东兴汇路’上的侨商们冒着炮火运送物资,用商道筑起抗日生命线,记录的都是‘家国同脉’的历史担当。我们新一代侨青要以侨批精神和‘东兴汇路’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侨商使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贡献我们的力量。”
“东兴汇路”的背后
是无数先辈不畏牺牲的坚守
生动诠释了
诚信重义、舍身为国的华侨精神
见证了华侨与祖国
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
是不能忘却的家国记忆
此次两地联合开展侨批历史文化交流活动,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保护侨批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必将推动两地侨批文化的交流、传承和发展,共同挖掘“东兴汇路”这一文化富矿,让侨批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广东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汕头大学图书馆馆长、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景熙表示,“通过深入开展跨地域,由政府、民间、学术机构共同参与的活动,有望进一步深化‘东兴汇路’及抗战侨批研究的学术内涵,发挥‘东兴汇路’及抗战侨批学术价值,体现其现实意义,为我们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一些历史借鉴。”
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生态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广西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坚表示,“在新时代要加强‘东兴汇路’的挖掘和保护,我建议加强汕头和广西、广东和广西之间的文化合作,特别是要把‘东兴汇路’的保护列入粤桂东西部协作专项项目,从人才、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给予专门的支持。我们要加强两省高校、机构之间的合作,助力侨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进一步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广西是“东兴汇路”的关键节点
汕头是“潮汕侨批”的发源地
两地留存着
弥足珍贵的侨批档案
这些泛黄的信笺、
斑驳的印章、清晰的汇款数字
记录先辈们
“下南洋、闯五洲”的筚路蓝缕
见证他们对故土亲人的无尽牵挂
更折射出他们
对民族复兴的殷殷期盼
作为用热血和信念铺就的新侨汇线路,东兴汇路不仅承载着救亡图存的物质血脉,更熔铸成链接汕桂两地的精神纽带,诠释着中华儿女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
此次活动将进一步深化粤桂两地人文交流互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让爱国情怀与两地情谊历久弥新。
广西潮人海外联谊会会长陈东发深有感触,“这对我们潮汕地区来说是一个很深远的记忆,我们要把这种记忆代代相传下去,让广大青年通过侨批文化了解历史,学习华侨‘重信守诺 爱国爱乡’的精神,担当起新一代侨界青年的使命。长期以来,广西潮人‘三会’团结广大在桂潮汕乡亲在扎根广西发展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关心并参与到家乡的发展建设中。这些年汕头变化很大、发展很快,我也祝福家乡汕头建设得越来越好。”
文图:汕头融媒记者 方浩锋
编辑:林郁
校对:朝东
编审:凯航 刘群
编发审核:汕头融媒集团新闻采访中心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发布于:广东省华泰优配-可靠配资平台-买股加杠杆-正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